top of page

藍眼淚周圍都係 周圍都係

Updated: May 19, 2022

每逢 3 至 4 月「藍眼淚」都會是本地網民的熱門話題,也是攝影高手炫耀他們攝影技巧(器材)的好時機。如果配合到晴朗的夜空,便可以拍下一幅夢幻的銀河藍眼淚圖。



想去看比漆黑中的螢火蟲更加鮮明和出眾的藍眼淚,首先要知道哪裏有對的紅潮。查看漁農自然護理署網頁內的紅潮資訊,今年 3 月中開始至今本港各區共錄得廿多宗紅潮報告 [1]。當中大部份是能產生藍色生物光,被稱為藍眼淚的的夜光藻(學名 Noctiluca scintillans),分佈在西貢、港島南區和南丫島。但是另外 3 宗出現在西面水域的紅潮,則是由不會發光的血紅赤潮藻和赤潮異彎藻組成,後者能夠產生神經毒素屬於有害藻類。所以,如果想把握一睹藍眼淚的機會,出發前要核實紅潮是否由夜光藻做成。根據漁獲處一九七五年至去年的紅潮統計顯示,香港的紅潮個案在每年的 3 、 4 月最多,然後數字在夏天回落 [2]。如果錯過今個月的藍眼淚,就可能要等到 11 月後才有較大的機會看到了。


夜光藻是一種漂浮在海面的微型單細胞生物,似乎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生長。溫暖穩定的天氣有助海面形成一層暖水,海面上風力不太強使波浪的作用很小,因此沒有攪拌起在下方的營養物質。這層穩定而沒有太多養分的溫水自然不能讓太多浮游植物生長,偏偏夜光藻卻可以在這條件下欣欣向榮,在短詩間內快速成長形成藻華現象。在夜晚,當這些夜光藻受到干擾,例如海浪衝擊或被遊人刻意攪動時會發出藍色的螢光。


事實上,海洋中的生物發光 [3] 現象十分普遍。絕大部分例子都是發出藍色光,因為相比其他顏色,藍光可以在水中傳得遠一點,亦即是較易被看到。科學家認為,水母、甲殼動物、海星和深海魚等物種用生物發光相互溝通、探測或餌誘獵物,甚至是警告或躲避獵食者。而海中浮游生物為何發光,最常的解釋是「警報假說」。 當有大魚游過時,這些浮游生物會發光以嚇跑以它為食的小魚。


以往舊教科書會把浮游生物分為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兩類。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生長,產生其他生命需要的氧氣,是海洋食物網的基礎。然而,近十多年的研究發現,原來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之間還有許多稱為「混營生物」的小怪物,它們既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也可以獵食,集植物與動物的雙重能力於一身,就像陸地上的捕蠅草一樣。科學家發現很多浮游生物其實是貪婪的捕獵者,獲取營養的方式各有不同多不勝數。例如「攻擊型」的三毛金藻 (Prymnesium) 天生能做光合作用,而又會釋放化學物質破壞其他競爭對手的細胞,然後吃掉殘骸以獲取額外營養;一些「強盜型」的浮游生物會掠奪其他浮游植物的葉綠素據為己用,而被偷去葉綠素的受害者便會喪命;而夜光藻則屬於「包容型」,它沒有與生俱來的葉綠素,要靠捕食其他以光合作用維生的藻類,再將獵物保存在自己體內成為共生藻。


如果人類可以透過攝取食物的葉綠素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,肚餓時只需在陽光下待一會便「曬飽」,這樣每逢月尾靠曬太陽來省點飯錢也不錯啊!



[2] 一九七五年至二零二一年香港紅潮季節性分佈https://www.afcd.gov.hk/tc_chi/fisheries/hkredtide/database/files/Incident_month_2021.pdf

[3] 蠟燭、紙或木頭等燃料燃燒時被氧化,產生二氧化碳、煙霧和灰燼等產物。 過程中釋放大量能量,其中大部分是熱,小部分是光。 而生物發光涉及螢光素酶(Luciferase)催化螢光素分子的氧化作用,這個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幾乎所有都是以光而不是熱的形式出現,所以它是一種「生物-冷發光」Bio-luminescence。



Reference: What are mixotrophs? https://www.mixotroph.org

20 view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