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瘋了❤️❤️

瘋了


剛開始戀愛時,你朝思暮想着戀人,渴望可以有更多時間與對方在一起,不再「loonely」。愛情如夢似幻,它擁有支配你思緒和行為的神秘力量,令你心跳加速、臉頰潮紅。你無法停止心裏囉囉攣的感覺,原來是因為有一系列的化學物質湧入大腦。各種荷爾蒙在戀愛的不同階段發揮作用,使你產生各種身心反應。


沉醉於愛河中,你幸福感滿滿,但是愛情其實也是一種壓力源。在戀愛的最初階段,身體中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會升高,大腦血清素的水平因而逐漸耗盡。血清素是一種與食慾和情緒有關的物質,有趣的是,患有強迫症的人血清素水平也較低。因此,科學家推測低血清素水平就是導致令人瘋狂的、所謂強烈迷戀狀態的根源。愛人佔據着你的思緒,形成強迫思維,令你無法自拔、瘋到自己都害怕。

知不知一開始 已發覺愛你不可止 我早已為你 為你瘋了 而戀火把此心燒焦 我愛你 你卻知多少 我早已為你 為你瘋了

——林振強《瘋了》歌詞


愛的火花更燃點起你原始的性慾,讓你迷失於愛海中,任由熱血沸騰——從演化的角度來看,生物的最終目標是成功交配和生育後代。「愛」在人類這個物種的深層意義,就是透過繁殖將遺傳物質傳遞下去,實現繁衍的目標。男性的睪丸和女性的卵巢分別產生睾丸酮和雌激素,提高我們的性慾和性衝動。人類群體生活和緊密的社交聯繫有助促進成功的繁殖,有學說指出,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附能夠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嬰兒的存活率。


若由此理論引申,我們尋求性滿足的本能,是源於繁殖的需要;人類尋求愛情,也就有利於長期的繁殖機會。如果只著眼於性慾,你會樂意尋覓多個不同對象。但若包含了愛情,你會將你的「狂野」鎖定在一個人身上。如果你隨便和某人上床,你不會在乎對方會否和其他人上床。但是,當你愛上一個人,你強烈的佔有欲不會容許對方與其他人親熱,因為這樣會確保你們將精力和時間用於共同照料下一代。


多巴胺由下丘腦(hypothalamus)產生,是一種能夠使人感覺「正呀!」的天然興奮劑,它也涉及腦內的犒賞系統,這是一個原始的神經迴路,亦即是說,愛是源自久遠的演化,是人類的一種天性。犒賞系統的重要功能,是幫助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——做愛、買手袋、食甜品、開跑車——當我們做令自己感覺愉悅的活動,都能激發大腦分泌多巴胺,它亦是四大「開心荷爾蒙 [1]」之一。只要它在身體內流淌,我們就能獲得愉悅的體驗,同時也激發起我們繼續做某事的動力,來追求更多的快感。


戀愛中的人身體內會釋放高水平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。去甲腎上腺素在「戰或逃反應」中發揮著重要功能,當我們面對壓力,這種反應會使我們保持警覺。這兩種荷爾蒙一起調配出讓我們精力充沛、欣快、頭暈,甚至食慾不振和失眠的生理反應。換言之,你有可能愛一個人愛到自己寢食難安。


蒙蔽


有科學家為戀愛中的人進行腦部掃描,通過功能性磁力共振造影圖像(fMRI),顯示當志願者看見深愛的對象時,腦內的獎勵系統,包括一個英文簡稱 VTA 的腹側被蓋區和尾狀核(大腦學習和記憶的部分)會表現極之活躍。 [2] VTA 是大腦處理獎勵和動機的中心,許多科學研究表明,不同的情境都可以激活 VTA,例如別人請你吃大餐,或是喝水解渴時,還有極端的例子是吸食可毒品可卡因,這個區域就會釋放多巴胺,從而教曉大腦如果重複這些行為,就能預期得到獎勵。所以當你戀愛時,腦內高濃度的多巴胺再加上 VTA 發揮作用,使戀愛本身成為一件愉快的事,並且驅使你更迷戀對方,形成正向循環。


戀愛不僅帶來正面感受,還會降低與憂慮和批判能力等負面情緒相關的神經迴路的活躍度。具體來說,正面和負面情感涉及兩條神經傳遞通道。執掌正面情緒的神經迴路接通前額皮層(prefrontal cortex)與伏隔核(nucleus accumbens),而負面情緒的的神經迴路將伏隔核連接到杏仁核(amygdala)。哪怕你平時多麼能夠雞蛋裡挑骨頭,但是,戀愛使你負責對別人——包括戀人——批判性評估的神經機制「關機」,因此,你會對你的戀人百般放縱和千般包容,這就是俗語曰「愛是盲目」的科學根據。


I hate nothing about u ❤️
I hate nothing about u❤️

[1] 四種使人感覺良好的荷爾蒙(feel-good hormones)包括多巴胺、血清素、催產素和安多酚。這些荷爾蒙一旦從腺體釋放到血液中,就會作用於各器官和組織,控制身體功能以至我們的感覺。它們有「開心荷爾蒙」這個俗稱,是因為它們能使人產生快樂,甚至狂喜的感覺。因它們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號,所以它們也屬於神經傳導物質。 [2] Reward, Motivation, and Emo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Early-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, Arthur Aron, Helen Fisher, Debra J. Mashek, Greg Strong, Haifang Li, and Lucy L. Brown,

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, 2005, 94:1, 327-337. https://doi.org/10.1152/jn.00838.2004


256 view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